看膩了貫穿尾燈、雙聯屏?這些汽車設計也有可能成為新潮流

俗話說「人靠衣裝馬靠鞍」,汽車也一樣,有時候一兩處亮眼設計立馬能給整車帶來脫胎換骨的變化。但就像人們會買「網紅同款」,一些明星車型的設計也會在汽車行業引領潮流。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那些汽車設計的網紅款,還有那些很可能會火起來的汽車設計。

貫穿式尾燈

有沒有發現近幾年採用貫穿式尾燈的車型越來越多了?其實說到底這還是上個世紀的設計。上世紀七十年代,林肯推出了第五代林肯大陸Continental,開始是車牌兩側各設計了3個尾燈,這就是貫穿式尾燈的雛形。這代林肯大陸改款后,將尾燈挪至了車牌與logo中間,這已經有點現在貫穿式尾燈的樣子了。不過真正將貫穿式尾燈當做林肯的一種標誌性設計,是從2012年的第二代MKZ開始的。

 

 

 

從改款的第五代林肯大陸可以看出,貫穿式尾燈可以明顯豐富車尾的層次感,並且有效的拉伸視覺寬度。提升設計的層次感對於三廂轎車來說,並沒有很強烈的需求,因為其本身尾門面積就較小。但是對於SUV或MPV車型來說,有了貫穿式尾燈的加入,就讓碩大的尾門不會顯得過於單調。這也是為什麼越來越多的新車,特別是SUV車型,會用上貫穿式尾燈了。

 

 

貫穿式前燈組

尾燈可以做貫穿式,前燈是不是也可以?2018年的時候,上汽推出了榮威MARVEL X,其圍繞前格柵下部分設計了一條燈帶,雖然算不上貫穿式,但為業內的汽車設計打開了新的思路。後來造車新勢力理想和小鵬都推出了貫穿式前大燈的車型,但要說將貫穿式前大燈應用得最廣的還是大眾,從海外版的Arteon,到國產的輝昂、高爾夫8等車型,前臉都採用了貫穿式燈帶。

 

 

與貫穿式尾燈類似,貫穿式前燈組也有提升視覺寬度、加強層次感的作用。而不同的是,貫穿式尾燈營造的是一個「拉風的背影」,貫穿式前燈組則營造出一張「帥氣的前臉」,大多時候前臉還是比背影重要點的。此外,貫穿式前燈組對於科技感的提升也比較明顯,比如新輝昂的前燈組配合亮起來的logo,就讓整車的氣質變得完全不一樣了。

 

 

淚痕式大燈

2011年時凱迪拉克發布了Ciel概念車,其採用了盾形格柵和豎狀的大燈。隨後2013年推出的Elmiraj概念車在Ciel的基礎上做了進一步優化,格柵變得更運動,大燈變得更精緻。基於Elmiraj概念車搭載的凱迪拉克量產車,都陸續採用了這種淚痕式大燈。

 

 

由於量產車考慮到照明的的需求,是在傳統大燈的基礎上加入了這種淚痕式設計,反而得到了比概念車更好的效果。比如通過凱迪拉克CT6我們可以看到,燈組在「長、寬、高」三個維度都有延伸,明顯提升了整車氣場。所以淚痕式大燈,或者說三叉式大燈,對於氣質這塊還是「拿捏得死死的」。近期上市的新車,如奔騰T55牛犇版和廣汽埃安Y都採用了類似的設計,或許這種大燈也會成為一個新的潮流。

 

 

雙聯屏

早在2008年的時候,賓士S級就採用了一種新的中控布局,即將儀錶盤與中控屏整合在一起。隨著液晶屏的普及,這種設計手法逐漸演變成雙聯屏的樣式,也一度成為賓士的標籤。賓士畢竟是多年的第一豪華品牌,這種設計自然被大家爭相模仿。不管是自主品牌還是合資品牌,我們可以看到不少新車都用上了雙聯屏的設計。

 

 

坦白來說,筆者認為雙聯屏算不上是個好的設計。從設計上來說,這種非對稱性的雙聯屏缺少一個對稱性的支撐,所以初看很新奇,但並不耐看;從功能上來說,儀錶盤與中控屏的功能性是區分的,沒有將其整合在一起的必要性,而且因為方向盤的遮擋,這種設計反而會影響用戶獲取信息。所以說,「網紅同款」未必是好的,大家沒必要盲目跟風。

 

 

賽式方向盤

一直以來,家用車基本採用了圓形方向盤,目的是在一些大角度轉彎或調頭時方便駕駛員快速打方向。但這種設計也有個弊端,駕駛員在調整到舒適的方向盤位置后,因為身型的區別,方向盤可能會對駕駛員的視線造成一定遮擋。而看過F1的朋友都知道,F1賽車的方向盤基本都採用了類似長方形的樣式,一是F1賽車狹窄的車內空間不允許車手做太大幅度的轉向操作,二是保證了半躺狀態的車手也能有個良好的前方視野。

 

 

其實,只要提升轉向比,這種F1樣式的方向盤應用到民用車上,還是很有可行性的。這不,最新的特斯拉Model X就採用了長方形的賽式方向盤,而雷克薩斯LF-30概念車也採用了類似的設計。賽式方向盤不僅可以給駕駛員提供一個出色的視野,同時對於年輕消費者來說也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一項設計。所以在消費市場年輕化這種趨勢下,賽式方向盤或許會成為一種新的風潮。

 

 

寫在最後:有人說,「一款車對你來說好不好,就看你鎖車離開後會不會忍不住回頭看一眼。」那麼,還有哪些設計師的小心思會讓你忍不住多看一眼的?歡迎給我們留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