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似不近人情!火葬場員工透露:「有一種屍體」誰都不敢火化 即便家屬要求也不可以

悲哉人道異,一謝永銷亡。」古人注重保護身體,他們認為,身體髮膚皆受於父母,自當好好愛護。古人仙去,應入土為安,祭奠亡靈,不可打擾,對先人尊敬。

古人安葬先人有土葬、海葬等多種形式,現代社會都是選擇火化來處理,處理的地方叫做殯儀館。但作為處理屍體的殯儀館,卻有這樣一種屍體,哪怕是家屬要求也不會去處理。


一.中國人注重喪葬

生老病死人之常情,死後萬事皆空,在中華民族的傳統之中要敬重祖宗,因此在中國人的心中喪葬十分的重要。在中國人的眼中,生老病死人之常情,落葉歸根的習俗深刻在中國人的心中,中國地域廣闊,每個地方的生活習慣不同,喪葬儀式也是各不相同。殯儀館遵循規定的同時,也會按照當地的喪葬儀式風俗來安排。

為何那麼注重入土為安,這和中國的歷史息息相關。我們擁有著長時期的農耕文明,靠山吃山靠水吃水,祖輩們通過農耕來獲取食物。土地對他們來說擁有著深厚的情感,自己的一輩子都與土地相連,土地給予食物。死後和黃土相伴這是他們的心愿。入土為安是最為合適的方式,懷著對大自然的感念和敬畏。


二.火葬成為現代社會喪葬的主要形式

隨著時代進步,高樓大廈拔地而起,高樓聳立,城鎮化越來越嚴重,人們集中往城市發展,土地的開發也越來越緊促,當今社會寸土寸金,房價也在不斷攀升,越來越多的人買不起房子,而土葬又會佔用大量面積。土葬衛生方面上有欠缺,埋在土中的屍體會發生腐爛污染環境,且不適合當今社會的發展,最終火葬成為替代方法。

火葬的形式更加便捷和衛生,去世的人,在親朋好友弔唁和祭拜之後,會送往殯儀館。這是流傳至今的風俗習慣,其實也是為確定死者是否真正死亡。殯儀館有專門的工作人員會將其送到特製的焚屍爐中,這樣的操作方式便捷且衛生。焚化後的骨灰會裝到骨灰盒中,家屬挑選公墓,將其放入,親朋好友都前往公墓掃墓祭拜。


三.火葬場拒絕操作無死亡證明的屍體,背後原因很多

沒有規矩不成方圓,火葬場有一系列明確的規定,其中有一條就是拒絕操作無死亡證明的屍體,這一項規定是出於對生命的尊重。工作人員的工作任務是執行操作,並不會去鑒別死者是否死亡,醫學上有許多「假死」的案例,曾經有這樣的一件事情。


有兩名男子將自己的老母親送到火葬場,老母親一人在家,兩人回家時發現自己的母親倒地不起,沒有呼吸,以為是突發疾病去世,就急急忙忙送往火葬場。將她推進停屍房時,工作人員聽到聲響,覺得不太正常,就停下工作,這個時候,老人突然自己醒過來。這樣的事例敲醒警鐘,一旦進行操作,那麼高溫條件下,生命不可挽回。

未經醫生證明死亡就送往火葬場,還好工作人員未操作,生命保全。男子是否因不想盡孝道,而選擇送往火葬場,這無從考察,但萬分慶幸,生命得以保全。屍體進行焚燒前,應出具醫生開的死亡證明,這一做法不無道理。


進行焚燒前,應出具法醫的死亡證明。有一些屍體是警方探案的關鍵證物或者證人,屍體的焚燒相當於證物的銷毀,破壞警察探案,增加警方破案難度。有些人並未真正意義上的死亡,而工作人員也無法判斷,應有專業人士,如法醫,出具死亡證明。

嚴格遵守規章制度,或許在外人看來,是工作人員司空見慣的麻木和不近人情的冷酷。但這背後是對生命的尊重,工作人員要求出示身份證件和死亡證明,是對死者身份的一種確認和嚴謹。不罔顧任何一條生命,給予對生命的尊重。沒有規距不成方圓,法治社會按規章制度辦事也是很有必要的。

參考資料:

《悼亡詩》



文章來源:搜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