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代寫春天最經典的一首詞,短短27字,驚艷了世人千年

唐詩宋詞,是兩顆中國文學史上璀璨炫目的明珠,這也很多人有一種錯覺,就是詩起源於唐,詞是起源於宋朝,其實這是不對的。

任何一種文學體裁,都不會是突然破空出現,詩詞也不例外。

詩最早可以追溯到遠古時期先人們口頭創作的歌謠,后歷經先秦《詩經》博採眾長、漢魏樂府韻律嬗變,才到唐朝最終格律定型,達至頂峰,故詩以唐稱。

而詞最早也是由詩歌演變而來,詞原本就是「歌」的一種形式,主要配合音樂填詞歌唱。

它最初脫胎於漢魏樂府,很多詞牌名就是由樂府演變而來,經過漫長歷史的演變,在唐代開始流行,在五代十國后開始興盛,至宋達到頂峰,故詞以宋稱。

唐時,詞僅僅是在民間流行和朝廷特有場合演奏,詩人階層很少觸及,因而當時創作曲子詞的詩人也較少,如今流傳的唐詞自然也就少了。

《全唐詩》幾萬首詩歌中,收錄唐及五代的詞,也就區區數百首。

但這幾百首詞也可以稱得上是首首精品,例如唐代一首寫春天的詞,只有短短27字,卻能驚艷了世人千年。

它就是張志和筆下那首一直被後人模仿,但從未被超越,堪稱冠古絕今的《漁歌子·西塞山前白鷺飛》一詞。

《漁歌子·西塞山前白鷺飛》

【唐】張志和

西塞山前白鷺飛,桃花流水鱖魚肥。

青箬笠,綠蓑衣,斜風細雨不須歸。

作者張志和,字子同,初名龜齡,號玄真子,又號煙波釣徒,是唐代著名詩人,也是唐代最早填詞並取得很高成就的詞人之一。

據史書記載,張志和3歲能誦詩書,6歲做文章,16歲就得到太子李亨器重,19歲獲授左金吾衛錄事參軍,23歲時開始在安史之亂中嶄露頭角,24歲時獻計於唐肅宗,大敗安祿山,官至左金吾衛大將軍,26歲的時候,借「親喪」之名辭官歸隱,從此開始浪跡江湖,漁樵為樂。

唐代宗大歷七年,顏真卿任湖州刺史,張志和駕舟往謁,時值暮春,桃花流水,鱖魚肥美,兩人即興唱和,張志和首唱,作詞五首《漁歌子》。

上面這首構思巧妙,色彩鮮明,意境優美,具有極高的藝術魅力的詞,便是其中第一首,也是最為經典的一首。

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張志和的這首《漁歌子》,一起走進他筆下那一幅絕美的江南山水畫卷。

漁歌子:詞牌名,又名《漁父》或《漁父樂》。此調原為唐教坊名曲,本來是民間的漁歌。

「西塞山前白鷺飛,桃花流水鱖魚肥。」

詞的開頭兩句點明了時間地點,極言江南水鄉的美好生活,給讀者描摹了一幅春日裡江南的優美風光。

西塞山在今浙江省吳興縣境內的西苕溪上,那裡景緻優美,環境宜人,特別是在春意蕩漾、萬物復甦的日子裡更是美不勝收。

春雨豐沛,春水初漲,江岸有桃花朵朵盛開,山前有白鷺在自由自在地飛翔,水中鱖魚無比肥美,時不時會躍出水面,追逐著水裡飄落的花瓣,激起一陣陣浪花。

詩人這里選取「白鷺」、「桃花」、「鱖魚」等山水意向,既寫了明麗秀朗的湖光山色環境,更是表達自由、閑適、美好的隱居環境,來烘托自己內心的悠閑自在。

「青箬笠,綠蓑衣,斜風細雨不須歸。」

詞前面主要是寫環境布景,在這個景中有山,有水,有山上的白鷺,有了岸邊的桃花,也有水裡的鱖魚,那自然也不能少了人,於是頭戴青色箬笠,身披綠色蓑衣的漁夫出現了。

靠山吃山,靠水打魚的漁夫自然不能錯過這捕魚的好時機,春汛一來,漁夫們出現也起來了。

即便是在斜風細雨中,他還可以一邊欣賞兩岸的風光,一邊樂在其中垂釣,自在瀟灑,完全不懼這斜風細雨而匆匆歸去。

縱觀整首詞,當真是美得像畫一般,作者一字一句讀來,宛如一幅神仙之地的山水畫卷在讀者眼前徐徐展開。

既描寫了春水碧於天,山青花欲燃,迷濛江南煙雨,鱖魚桃花逐流水的水鄉風光,又捕捉了漁父那愜意自在的生活。

一切景語皆情語,這兩者的結合體現了張志和獨具匠心的審美觀和藝術創造力,也反映出了他志存隱逸、淡泊超脫、瀟灑自由、悠然閑適的生活意趣和生活追求。

總而言之,毫無疑問,這短短27字的詞,是一首驚艷世人千古絕唱,它的出現,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。

自它面世以來,引來無數人模仿,其中但不限於呂洞賓、李煜、李珣、蘇軾、黃庭堅、趙構等名人,甚至還有人幾乎原封不動地搬用其中的詩句,但從未被超越。

值得一提的是,這首詞還流播海外,受到日本嵯峨天皇的青睞,嵯峨天皇親自在賀茂神社開宴賦詩,其時,朝廷大臣、皇親國戚、學者名流,皆隨嵯峨天皇和唱張志和的《漁歌子》,開啟了日本填詞歷史的先河,並與張繼的《楓橋夜泊》一起列入日本的教科書,收獲粉絲無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