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羽逝去時,曹操說了10個字,司馬懿說了9個字,兩人水平高下立見
關羽的死是蜀國衰落的開始,在關羽被抓身逝去后,張飛因急於報仇被手下行刺,桃園三兄弟只剩下劉備一人苦苦支撐。
當年叱吒風雲的蜀國五虎也元氣大傷,再加上劉備急於報仇,被東吳火燒連營七百里,最終氣急攻心,撒手人寰。
由此可見,關羽對蜀國乃至整個三國時期的連鎖影響多麼可怕,雖然關羽走後發生的一系列事情,主要圍繞蜀國和東吳,但在另一邊的魏國也受到了影響。
魏國當時的主要人物曹操和關羽分別做出了不同的反應。
關羽和曹操的關系
同為三國早期主要人物,雖然曹操和關羽的身份有著很大的差別,一個是主公(丞相),一個是武將,但兩人之間的羈絆卻早早的出現。
關羽和曹操的第一次相遇,是在大家一起圍攻呂布的時候,雖然關羽溫酒斬華雄的典故並不是真實,可兩人的第一次見面,曹操便認可了關羽的實力。
在整個三國的歷史上,關羽的戰鬥力都可以排進前五當中。
與此同時,關羽也早早看出了曹操對劉備的潛在威脅,在《蜀記》中曾記載 :「初,劉備在許,與曹公共獵。獵中,眾散,羽勸備除公,備不從。」
無論當時的劉備是因何種原因放棄了除掉關羽,關羽的能力、膽魄(敢於直接提出除掉曹操)和眼界都站在了同類別武將的頂點。
在那之後,曹操終於獲得了和關羽「親密接觸」的機會。
《三國志》中曾記載:「建安五年,曹公東征,先主奔袁紹。曹公禽羽以歸,拜為偏將軍,禮之甚厚。」
從這里可以看出,曹操對關羽已經不能用「喜愛」來形容,如果當時關羽提出歸附曹操,想必任何要求曹操都會答應,但奈何天不遂人願,兩人最終還是分道揚鑣。
不過關羽也沒有忽視曹操對他的付出,在臨走之前,用除掉顏良這樣的成績來回報曹操,可見關羽無論在忠心還是在義氣方面都做到了極致。
要知道顏良雖然早早領了便當,可其真實戰鬥力非常彪悍,能夠和許褚50回合不分勝負的徐晃,在顏良面前20回合都走不下來,如果當時不是關羽出現,曹操想要打敗顏良非常困難。
因此在關羽走後,曹操經常「夜不能寐」,一直為無法得到關羽的忠心而難過。
不過他也沒有想到最終還是得到了關羽,只不過再次見面,來到曹操面前的只有關羽的一顆頭,在失去荊州后,武聖關羽最終被孫權除掉,孫權將關羽的頭顱送到了曹操面前。
那麼在面對關羽頭顱的時候,曹操的反應如何,此時已經初步掌握魏國大權的司馬懿又表現如何呢?
曹操的表現
當關羽的頭顱送到曹操面前後,曹操的表現既在意料之外,又在情理之中: 「雲長已逝,吾夜眠貼席矣。 」
這句話可以有兩個理解方向,第一個方向便是關羽不再會和他發生矛盾。
在上次離開后,曹操其實一直在擔心如何該如何對待關羽,他和蜀國之間必然會爆發更加強烈的戰爭,若是再一次和關羽對戰,他又該如何是好,關羽此人很難生擒,想要打敗他必須要除掉他,這是曹操所不想面對的事情。
另一個方向則是為蜀國的削弱感到慶幸,或許關羽的個人戰鬥力還存在爭議,不少人認為趙雲的個人戰鬥力在關羽之上。
可從綜合角度來說,關羽絕對是蜀國的第一武將,在個人的影響力、帶兵能力等方面非常強大,三國之中很難有人可以抗衡,且失去荊州並不能完全算作關羽的失敗,甚至完全無法影響到對關羽帶兵能力的評價。
蜀國失去這樣一員虎將,對整個魏國來說都值得慶賀, 事實證明,如果在諸葛亮北伐期間關羽尚在人世,並且由關羽去鎮守街亭,諸葛亮的北伐大機率第一次就可以獲成功,蜀國有極大的機率完成統一三國。
因此,曹操對關羽的逝去更多的是感到慶幸,不過這個時候另一個人卻做出了截然不同的評價,這個人就是司馬懿。
司馬懿的表現
在看到關羽的頭顱后,司馬懿的評價略顯冷血,可卻十分客觀: 「此乃東吳移禍之計也。」
作為一個謀士類的人物,司馬懿和關羽幾乎沒有私交,因此看到問題所受到的各方面影響並不大,他從東吳的做法只看到一個問題: 這是東吳的陰謀。
對於東吳將關羽頭顱送到魏國的做法,很多人認為是東吳向魏國「示好」的一種表現,可事實上當時的東吳一點都不錯,即使朝中有大量的「主和派」。
東吳依舊不是一個軟柿子,同時,曹操即使有絕對兵力,也必須在蜀國「同意」的情況下才能直接攻打東吳。
因此司馬懿很快看出,東吳並不是示好,也不是聯盟,而是一次嫁禍,他想要讓魏國來承擔劉備失去兄弟的痛苦。
因此司馬懿很快就做出了調整:為關羽準備極其盛大的葬禮,魏國百官全員出席,給足了關羽面子,還用高檔的沉香木給關羽雕刻了身體,讓他能夠完整的「下葬」。
不管司馬懿背後有什麼小心思,起碼在面上表達了自己的態度: 「魏國上下非常尊重關羽,關羽的死和魏國沒有任何關系。」
為何司馬懿要這麼做,難道是魏國怕了蜀國嗎?或許從整體實力上,失去關羽和張飛的蜀國實力急劇下降,可此時並不是一場謀而後動的戰爭。
劉備為了兄弟能夠拼盡全力,最後的結果或許是蜀國戰敗,可在蜀國全力攻擊下,魏國也好不到哪去。
因此司馬懿才急於表達自己的態度,讓劉備找到了「真正的敵人」。
那麼司馬懿這樣去做是否正確呢,雖然劉備進攻東吳以失敗告終,被東吳火燒連營七百里,此戰過后劉備鬱郁而終,蜀國進入了落寞時代, 可在這一戰前,誰也沒有把握能夠搞定情緒非常不穩定的劉備。
司馬懿的這一舉動,徹底拉開了他和曹操的差距,曹操只能看到眼前的事,而司馬懿可以看到未來並且及時做出合理的調整,不過這也不能怪曹操。
畢竟此時的他早已不是當年叱吒風雲的丞相,此時的曹操已經進入人生暮年,疑心病非常重,對國家也失去了足夠的管理,這才讓司馬懿能夠趁虛而入,最終帶領司馬家篡權,獲得了魏國統一的勝利果實。
同時,從司馬懿的這個舉動可以看出,司馬懿是一個謀而後動的人。
在他成功之前,任何事情都可以進行忍耐,只為了完成最後的計劃,就以關羽這件事來說,曹操或許不怕劉備的報復,可司馬懿卻十分害怕,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?
根據司馬懿的計劃來說,在魏國完成統一之前,他絕對不能暴露自己的野心和實力。
因為他必須在和平時代才能完成改朝換代的目標。
眾所周知,他能夠成功是因為在家中培養了三百ㄙˇ士,這股力量看似強大,可在以萬為單位的戰爭當中猶如九牛一毛,被說是三百ㄙˇ士,就算是三百個呂布,也不敢說有稱霸天下的實力。
因此,他必須在有生之年看到魏國完成統一,這個計劃不容有半點錯誤。
因此,他必須做到避免那些對魏國有威脅的戰斗,避免會出現大量傷亡的戰斗,劉備的這次憤怒顯然是其中之一。
或許從整體實力來看,蜀國接連失去了關羽和張飛,實力大損,可蜀國依舊能夠拿出大量優秀的將領,僅僅是趙雲一人就夠魏國喝一壺了。
再加上臥龍諸葛亮,蜀國借著這次憤怒直接拿下魏國也是有可能的,而且這一次蜀國大有全力出擊的可能,在蜀國內部不留一兵一卒,直撲魏國大本營,這是妥妥的滅國之戰,新賬舊賬一起算,即使打不贏,也會對魏國產生巨大的消耗。
即使在多年之後,諸葛亮帶著蜀國剩餘勢力北伐,也差點打破了三國之間的平衡,因此這一戰司馬懿必須避免,最後是讓蜀國與東吳互相較量,魏國坐收漁翁之利。
結語:
司馬懿和曹操的最大差距在於兩人的目標,曹操作為一代梟雄,其本人對統一的目標並沒有多麼的強烈。
他想要做到的就是生存,即使有生之年無法完成統一,只要魏國內部足夠強大能夠立足於三國便足夠了,至於統一,完全可以交給自己的子孫去做,
可司馬懿不同,司馬懿必須在有生之年看到魏國完成統一,才能實現自己改朝換代的夢想,這就是兩人最大的差距,曹操謀的是「存活」,司馬懿謀的卻是「天下」。
這也是司馬懿和諸葛亮最大的差距,諸葛亮可以鞠躬盡瘁,司馬懿則必須「安享晚年」,在亂世之中名氣不重要,得失不重要,只有活下去才重要。